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 > 校園風光> 生命教育十堂課 讓學生體悟倫理奉行孝道與護生

校園風光

字級

生命教育十堂課 讓學生體悟倫理奉行孝道與護生

【人間社 陳淑華 台北報導】 2023-01-01
國際佛光會中山第七分會於12月30日在大佳國小推動「生命十堂課」第三場,全校師生400餘人以現場、線上同步聆聽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李秀珍主講「從倫理看孝道與護生」,現場學生反應熱絡,聽後紛紛舉手,表示今後願意奉行孝道與護生。

「你希望生活在什麽樣子的環境與關係裡?」當然是快樂、和諧、溫暖、歡樂、健康、愛心、美好、活力。講師提到,要擁有以上環境,就要做到「與人為善、我愛人人、人人愛我」,而且必需人人要有道德、有倫理。

李秀珍進一步分析,道德是屬個人內在層面,著重個人的精神與行為的規範。倫理屬外在人際層面,指風俗習慣、規範、制度。人與人的關係有親子、夫妻、兄弟姐妹、主客、朋友等,而維繫彼此的人際關係需要倫理。其中又以親子關係最重要,所謂百善孝為先。講師以孔子與學生子夏的對話來説明什麽是孝順?當然是在「態度」上的表現,要用「恭敬的心」來行孝,隨後播放了一部影片說明愛別人從尊敬的態度多一點的關懷,世界就會祥和。

講師更舉出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名言:「人類是追求快樂的動物」,幸福快樂是人們一生的追求目標。如果當別人很快樂,但你卻不快樂時,表示你的心裏有些問題,就要告訴父母或老師,他們都很願意幫助你的,保持快樂指數很重要。所有的煩惱都是在人際關係中產生的,想要免除,只有從態度上去建立人際關係的素養,比如禮貌、正確的思想、要能尊重包容、幽默、真誠、自尊自愛,世界是互聯網,行三好,對他人好,就是善待自己。講師接著又播放另一部影片讓孩子們了解到在生活中要如何行三好,可以幫助他人、犧牲自我也不在意、不被理解也沒關係、最後終於得到感謝與善意的微笑。

講師以貓咪為了救一隻狗表現勇猛如老虎,及虎鯨發生危險時,小虎鯨向人類求救的感人故事影片,讓學生們體驗到萬物皆有靈性,也懂得感恩。從中了解到人與人,人與動物,甚至沒有生命的花草都要愛護。她最後提到:平等是人間的和諧,互尊是人本的要義;環保是世界的規律,自然是生命的圓滿。

校長李鍾慧提到,大佳國小是實施三生教育「生命、生活、生態」的學校,也把三好落實在生活中,目前國際佛光會所推動的「生命十堂課」已進行到第三堂,每天看到學生在校園此起彼落的問早道好聲,感受學生喜歡學校,熱愛學習的氛圍,這是「生命教育」人與群己互動網在校園蔓延的風景。

輔導主任劉貞岑表示,講師所放的影片很符合主題也很感人,又能啟發孩子們內心的善念,很棒!

國際佛光會南四區督導長李淑芳也提到,透過秀珍老師的生動講演和互動,讓學生瞭解道德倫理的層次,看到學生最後舉手願意實行三好,很感動!很感謝大佳國小給予機會,將生命教育的理念推廣到學校。
12345678910第1 / 93頁
追蹤我們